□記者 喬小納
從有記憶開始,家里每年過端午節都要掛香包。在我的印象里,小時候的香包特別丑,造型只有三角形,顏色不是紅就是綠,要么紅配綠,偶爾出現一抹黃,那就是給眼睛的“福利”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包,很多是老奶奶在街邊騎個三輪車賣的,如果香包上能掛幾縷穗子,就算是“審美在線”。
小時候不明白,媽媽為什么看見賣香包的老奶奶就走不動路,不明白這種造型丑、味道怪的東西為什么要與粽子一起出現,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好嗎?
長大后,才明白媽媽照顧老奶奶生意的用意。媽媽跟我說:“這是老奶奶的生計,她一輩子只會做香包。我們路過買幾個,她就能給她的小孫子買好吃的了。”媽媽總是這樣,用她的善良周全著身邊的人,也影響著我,讓我從小就學會換位思考。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逐漸了解了端午節的歷史和意義后,我對香包不再抗拒。
如今,香包越做越好看,有的地方還推出了文創系列產品,從設計到做工越來越精美。今年是龍年,有與之相契合的龍造型香包,做工相當精致,很考驗手上功夫。好多香包還帶著小小的金屬掛牌,上面刻著吉祥話,可以說是除了藥用價值,連審美價值和情緒價值也都拉到滿分。
時間是個輪回,現在的端午節,我已成為長輩,作為姑姑和姨姨的我,也會拿著香包給侄兒、外甥講端午節的意義。遇見賣香包的老奶奶,我也會停下來買兩個,雖然她們做的依然是傳統造型,但這份堅持是為傳承,更為情誼……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