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洪濤 文/圖
“我家住河南太康縣,住城北二十五里楊廟集,自幼起名叫個王金豆……”李艷靈吃過晚飯,稍作打扮,伴隨著墜胡、二胡、吶子等樂器的節奏,唱起太康道情傳統劇目《王金豆借糧》中的經典選段。
今年是李艷靈在抖音平臺直播太康道情的第6個年頭,在這里,她讓天南地北的人感受到了太康道情的獨特魅力。
太康道情源于道教的經文說唱(道教樂歌),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太康道情以唱功為主,以聲腔塑造人物,唱藝新穎,唱腔歡快流暢,唱詞通俗易懂。在豫東南、皖西北一帶曾流傳著“少鋤二畝地,也要聽聽道情戲”“寧可面發酸,也要看看太康道情班”的諺語。2006年,太康道情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58歲的李艷靈是太康道情的第六代傳承人、道情劇團的骨干演員。在一次到北京演出的過程中,李艷靈從一位媒體人的口中了解到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直播演出。回到太康后,李艷靈買來直播用的支架、聲卡等器材,在家中嘗試著直播。
“剛開始直播時,我只知道對著手機屏幕唱,也不會和粉絲互動,更沒啥直播技巧,即使這樣還是有不少粉絲在我的直播間聽戲……”李艷靈說,通過直播,她收獲了在舞臺演出時找不到的快樂。
疫情期間不能外出演出,李艷靈也沒有閑著,她在家中直播的頻率更高了。“根據粉絲要求唱大家喜歡聽的選段,向大家介紹太康道情戲的歷史、特點,講自己的演出經歷……”很快,李艷靈的粉絲數量逐漸增加,從當初的幾百人到現在的15萬人。
李艷靈在抖音平臺直播的消息不脛而走,其他道情演員也紛紛效仿,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我們要開設道情的官方抖音賬號,讓百年道情擁抱網絡平臺……”太康縣道情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張天印說,道情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劇目榮獲國家、省、市戲劇多項大獎。其中,《富裕之后》榮獲全國第十一屆“群星獎”,《婚姻驛站》榮獲全國第十屆藝術節“群星獎”,新編道情廉政戲《王鈍》榮獲“河南文華大獎”。
張天印說,他13歲開始學戲、唱戲,之后進入太康道情劇團,從一般演員到劇團團長,一生都在與太康道情打交道。隨著時代的發展,他意識到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為太康道情發展尋找到更加寬闊的道路。
于是,他們在抖音上注冊了“太康縣道情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官方賬號,在上面發布道情經典劇目的精彩選段,以及劇團演出的動態消息,吸引了不少粉絲的關注。
面對觀眾群體的多樣化,太康縣道情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鼓勵演員利用抖音平臺直播道情戲,如今已經有10多位道情演員開設了自己的抖音直播賬號,其中一個賬號的粉絲量達30多萬人。
“通過抖音直播,我們收獲了很多,不僅道情戲傳播的范圍更廣了,也發現了一些在直播中成長起來的新演員。與此同時,不少粉絲留下聯系方式,請我們去演出,演出的市場也‘火’了起來……”張天印介紹。
通過抖音直播,太康道情找到了發展的“流量密碼”,“抖”出了新天地。“通過抖音直播,我們擴大了太康道情的影響力,很多年輕人找到我們,表示要參加培訓,學唱道情戲……”張天印說,下一步,他們準備讓更多演員加入抖音直播團隊,讓太康道情通過網絡走進千家萬戶,也讓更多人感受到太康道情獨特的藝術魅力。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