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晨
家鄉,承載著我們的童年記憶、親情牽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更能激蕩起周口兒女內心的欣喜和幸福。
如今,在外工作的周口人感受更多的是家鄉人的吃穿用度、思維方式和大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小,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城市面貌也越來越好。他們雖遠在異鄉,亦心生與家鄉同呼吸、共命運的連接感,希望能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
12年前,張煒煜離開家鄉到人民日報出版社工作。近幾年,張煒煜回家鄉的次數比較多,尤其是高鐵通了之后。之前他需要坐一夜抵達的綠皮火車,而今從北京坐高鐵,四五個小時就能到家了。
他回憶起往年和家人及鄉親們一起抗旱的場景——在田里扯著水管抗旱,高溫下,身上的汗干了又濕、濕了又干,累了就坐在田埂上歇歇。
張煒煜說,山山水水行遍,卻發現,最難忘的還是第一次工作的地方——淮陽。那時候父母還很年輕,父親從老家騎行30里來看他。張煒煜給父親做了一桌子菜,有葷有素,還給他洗了洗腳,自以為照顧得很好,后來聽母親偷偷說,做那么多菜干啥?還不如打一壺酒。
今年春節,張煒煜跑到家鄉的麥田里、小河邊,看著熟悉的一切,他在心里說,將來自己一定會回到這片土地。
“18歲上大學之前,我都在淮陽許灣生活,最懷念的是小時候整天在田野里玩耍的美好時光。”孫永濤2013年從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讀博回來后,到天津大學工作,目前擔任天津大學機械學院力學系副教授。
孫永濤的父母依然在老家生活,每年他都要回老家幾次。“周口通高鐵后,回家實在太方便了。每次回到家鄉,我都會到處走走看看,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很親切,只要一踏上這片土地,心里就感到特別踏實。無論走到哪,周口都是我最愛的地方,希望有機會可以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孫永濤說。
小河彎彎向東流,沙潁河是家鄉最初的模樣,也是李鄭心中家鄉最優雅和美麗的樣子。“記得高中時期,每天穿城去讀書,從‘河北’到‘河南’,記憶中的家鄉是那么溫暖,像一位老母親。”說起家鄉周口,李鄭的思緒瞬間回到了過去。
李鄭200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學,目前就職于南瑞集團(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從事電力行業科技創新管理工作。“我每年都會回周口一兩次,每次回來周口都有新變化。高鐵的四通八達,讓歸鄉之途不再艱辛。公園和綠地越來越多,沙潁河兩岸風景秀麗,周口港連通世界,這都是家鄉飛速發展的‘成績單’。”李鄭告訴記者,他關注了周口晚報微信公眾號,還通過朋友的抖音、朋友圈來了解家鄉的動態和新聞。家鄉不但是游子的“根”之所在,更是他們心中的牽絆所在。李鄭說:“無論在哪,我都是周口人,我的血液里都流淌著周口人勤勞樸實的特質,希望家鄉越來越好。”
“曾經的周口中心城區并不大,現在的城市框架越拉越大了。”郝柯羽感慨地對記者說。2021年,郝柯羽從鄭州大學考古專業畢業后,通過福建省博士選調生考試進入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工作。“我更關注家鄉文旅事業的發展,經常在周口日報視頻號、周口晚報視頻號上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今年周口舉辦的‘三川十館·春會’和‘三川十館·夏集’活動,對于活化利用歷史街區、繁榮消費市場、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家鄉是見證我成長的地方,還記得上學時經常去逛關帝廟,現在那里經過改造,越發顯現出歷史的厚重感。距離不會沖淡我對家鄉的感情,我與家鄉的‘心靈鏈接’只會更加密切。”郝柯羽說。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