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高脂血癥作為常見的健康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高脂血癥這個“隱形殺手”正悄悄影響著無數人的健康。對它的認識,很多人存在誤區。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些誤區的面紗,幫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脂。
誤區一:高脂血癥只有肥胖的人才會得
血脂異常并非肥胖者的專利。體重、遺傳、飲食及運動習慣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血脂水平。即使體形偏瘦,若內臟脂肪堆積、飲食結構不合理、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吸煙等,同樣會面臨血脂異常。因此,無論胖瘦,定期檢查血脂至關重要。
誤區二:高脂血癥沒癥狀就不用管
高脂血癥常被稱為“隱形殺手”,其早期往往無明顯癥狀,但如長期被忽視,可能會導致血管狹窄、血管硬化,進而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后果。即便感覺良好,高危人群(有家族病史者、肥胖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也應定期監測血脂,防患于未然。
誤區三:只要血脂檢驗結果正常便可高枕無憂
血脂檢驗單上的正常范圍,對于不同人群而言意義不同。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即使處于正常區間,對于已有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的人群而言,仍需嚴格控制。因此,解讀血脂報告應結合個人情況,由醫生綜合評估。
誤區四:防治高血脂,吃得越清淡越好
清淡飲食雖有益,但過度強調素食可能會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反而不利于血脂管理。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和“好脂肪”(如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血脂的正常運輸和代謝。同時,應控制總熱量,減少“壞脂肪”(如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誤區五:只需控好油,糖分可以隨意攝入
高糖飲食同樣會導致血脂升高。糖分攝入過多,身體會將其轉化為脂肪,并可能引發胰島素抵抗,促進甘油三酯的合成和積累。因此,在控制油脂攝入的同時,也應減少高糖食物的攝入,如糖果、甜飲料等。
誤區六:不吃主食就可以降血脂
有人認為不吃主食可降血脂,實則不然。長期不吃主食會使人能量不足、疲勞易怒、代謝率降低。低碳飲食并非不吃主食,而是選擇優質碳水,如玉米、土豆、燕麥等,少吃精米、精面。雜豆類如紅豆、綠豆也可代替部分主食,同樣有益。
誤區七:血脂高一定要用藥物治療
輕度血脂升高時,可首先嘗試非藥物治療,如調整飲食、增加運動等。若3個月后血脂仍不達標,再考慮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應遵醫囑,不可自行停藥或調整藥物劑量。
誤區八:只要按時吃藥,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有人認為,只要按時吃降脂藥就萬事大吉,實則不然。吃藥確實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手段,但并非萬能。如果繼續保持不良生活習慣,如大吃大喝、缺乏運動,血脂水平仍然難以控制。因此,藥物治療應與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結合,包括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
誤區九:血脂達標后,可以馬上停藥
高脂血癥患者,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需長期治療。即使膽固醇已降至目標值以下,也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以免增加患心肌梗死或腦梗的風險。國外研究顯示,血脂達標后仍堅持最小維持劑量服藥,對于長期治療效果顯著。因此,無嚴重不良反應者不應停藥,冠心病患者更需終身服藥。
誤區十:年輕人不用擔心血脂問題
許多年輕人認為血脂問題是老年人的事,實則不然。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飲酒、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等,以及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飲食而導致血脂異常的現象,在年輕人群中越來越多。因此,年輕人同樣需要關注血脂健康。(據《大河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