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靖 文/圖
本報訊 11月14日,已是電商平臺“雙十一”收官的第3天。毫不意外,周口中心城區的快遞站再次迎來“爆倉”。
“老板,麻煩找一下快遞包裹。”當日上午,市民張女士滿心歡喜地來到所在小區的快遞驛站,取已到站點的5個快遞包裹。“往常看著取件碼自己就取了,現在快遞包裹多了,自己實在是找不到。”張女士面對堆滿快遞驛站的包裹,只能尋求工作人員的幫助。
“這兩天,每天的包裹要比平時多幾倍。”位于建業森林半島小區的一家快遞驛站老板告訴記者,每年“雙十一”快遞包裹數量都會激增,一筆筆訂單對應的就是一個個包裹,快遞驛站作為重要的中轉站,也迎來了“高峰時刻”。
記者走訪發現,設在小區內的快遞驛站里堆滿了大量包裹,從貨架到地面,滿眼都是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包裹。它們有的被整整齊齊地碼放在貨架上,更多的則是雜亂地放在一起,“爭搶”快遞驛站內所剩不多的空間。由于快遞包裹數量多,導致快遞信息錄入緩慢,不少前來取快遞包裹的居民只能排隊等待,即便是自行尋找快遞包裹,也需要排隊才能進入快遞驛站。
“平時一天能送800多個快遞包裹,現在一天要送1500多個。”一名快遞小哥對記者說,往日快遞車幾乎裝不滿,現在快遞車是滿載狀態。這幾天要比往常多跑好幾趟,不過也就這三四天。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今“湊熱鬧”式網購已不再流行,大家更傾向于理性消費。“爆倉”更像是一個特殊符號,記錄著人們消費觀念改變。較以往“雙十一”,現在大家購物更多的是從實際需求出發。“比起往年‘雙十一’,這兩年的退貨率降低了,‘爆倉’的局面很快就會結束。”一位從業多年的快遞小哥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