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在談到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時,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指出,只強調形式,把學習傳統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對的。這為傳統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敲響了警鐘。中華文明五千年,名家名作數不勝數,優秀傳統文化回歸學校教育,響應了中央的號召。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是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神,而不只是會背、會寫、會唱而已,更不是穿奇形怪狀的衣服、行跪拜禮等形式化的東西。
據媒體報道,2015年北京中考的語文試卷命題會更加重視傳統文化內容,古詩文閱讀量會增加。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對于生活在現代漢語環境中的中小學生來說,聽、說、讀、寫、悟,少了對傳統文化“悟”的環節,學生就只是一個記憶機器,就算讀了上萬遍,也只能稱得上是“滾瓜爛熟”,而非“融會貫通”。有的家長喜歡曬孩子孩童時期的知識儲備,3歲會背唐詩,5歲能念宋詞,諸如此類。實際上,這展示的只是孩子的記憶力與早教水平,孩子哪里會感受到“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春意與韻味,哪里會知道“低頭思故鄉”究竟是何種心境。
甘肅某學校在學生入學時,開展傳統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背誦《三字經》《弟子規》和《四書》中的一些選句,隨后進行相應的考試。然而據該校教師反映,考試過后,學生就把這些東西擱一邊了。人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學校在要求學生背誦之時,將這些古代經典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多樣化的現代教育手段展示給學生,這個誦讀活動就變得更具有意義了——因為學生哪怕是忘了原文,也獲得了這些經典作品內涵的價值。
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究竟學的是什么?最直觀的,是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感悟先人的思想,找出時代價值。傳統文化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著做人、學會做人。讀《論語》,我們體會仁義禮智信;讀《莊子》,我們感受道法自然;讀《墨子》,我們學著兼愛非攻……理解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抓住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青少年才能建立健康的是非觀、義利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教師應發揮先行者的作用,先提升自身傳統文化修養,再用接地氣的方式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教學體系中。學校應給予教師自主權,不拘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方式,賦予傳統文化教育以充分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