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8日啟程赴歐盟出席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并順訪比利時,對法國進行正式訪問并訪問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總部。
此訪正值中歐建交40周年,是中國深耕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將在發展戰略對接、產能合作等方面為中歐關系打上新烙印,為邁入“不惑”之年的中歐關系注入新動力。
戰略對接開啟新機遇
當前,中歐均面臨著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任務。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中國和歐盟如能實現發展戰略的對接,將有力推動各自經濟增長,為日趨緊密的中歐關系開啟新機遇。
實現中歐戰略對接是李克強總理此訪的一大重點。為推動中國與世界經濟更深層次的融合,促進共同發展,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沿線國家積極響應。
地處“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西端的歐盟則在大力推行結構性改革,實施經濟振興計劃,以期走出債務危機的泥沼。去年1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公布了一項高達315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旨在拉動投資、促進增長、擴大就業。
容克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歐盟將尋求“容克投資計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互動對接。他說:“‘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對中國自身有益,歐盟也將憑借與亞洲動力強勁的經濟體更加緊密的聯系而受益。”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杰說,中歐合作已進入新的“深化發展期”,在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框架下,雙方需通過大項目來支撐雙邊關系快速發展,不斷拓展、充實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內涵,確保在合作中實現雙贏,進而形成聯動的利益共同體。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容克投資計劃”的戰略對接,可以把中歐雙方的利益、長短板有效地連接在一起。
產能合作開創新途徑
作為戰略對接的重要抓手,中歐產能合作將是李克強總理此訪的另一個關鍵詞。
在最近幾次出訪中,李克強總理一直致力于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在當前形勢下,產能合作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劑良方,有助于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既開辟了南南合作的新前景,也開創了南北合作的新途徑。
中歐間的產能合作是一種強強聯手、優勢互補的合作,是南北合作的重要創新。除了歐盟改善自身基礎設施方面的需要引發的產能合作外,中歐產能合作的更大特點還在于雙方可以結合彼此優勢,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黃薇指出,歐盟的“容克投資計劃”覆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這些領域恰恰是中國能夠充分展示自身產能、技術以及人員優勢的地方,這為雙方深化產能合作提供了契機。
趙俊杰說,與傳統貿易相比,產能合作投入的成本一般較高,但一旦出成果,合作的力度和效應顯而易見。中歐產能合作不斷擴大說明雙方的經濟合作上了一個新臺階,由原來的傳統貿易合作上升到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的合作,這不僅有利于中歐務實合作的發展,還將對中歐關系的整體發展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李克強總理此次歐洲之行預計將簽署70多項協議,總額數百億美元,其中不少涉及產能合作。專家認為,此訪有助于雙方在產能合作的“頂層設計”方面達成新共識,為雙方今后的合作作出新的指導和規劃,推動中歐產能合作邁上新臺階。
雙邊合作打造新亮點
除了推動中歐整體合作,李克強總理此訪還將深化中國與比利時和法國的關系,打造雙邊合作新亮點。
作為歐盟創始成員國和歐盟總部所在地,比利時在中歐關系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比利時,提出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李克強總理此次訪問將與米歇爾首相舉行會談,見證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簽署,推動雙方在金融、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
中國前駐比利時大使張援遠說,比利時在與中國經濟往來方面一向比較積極,在歐盟內部一些涉華問題上,往往持積極、支持、促進的態度。中比深化各領域合作會在歐盟形成示范作用,帶動中歐整體關系向前發展。
對法國的訪問是中國總理近10年來首次造訪這個歐盟大國。分析人士認為,此訪重在鞏固中法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轉型升級,增進雙方人文交流,預計會在第三方市場產能合作、核能航空等大項目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中國前駐法大使趙進軍說,李克強總理此訪將是一次務實之旅,當前中法面臨不同的發展問題,加強合作有利于各自的發展,有利于兩國關系在更廣更深的范圍內向前推進。
“中法關系是一種范例、模式。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雖然可能在相處過程中出現一些分歧,但只要雙方秉承加強友好、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合作共贏的理念,中法關系就能很好地向前發展,并為世界和平作出應有的貢獻,”趙進軍說。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