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華
渦河對于鹿邑人來說,就是母親河。清晨,漫步于渦河之畔,初升的太陽灑下萬道霞光,倒映在河面上,河水蕩著層層漣漪,仿佛一圈圈紅色的綢帶,晶瑩耀眼。此時,雖不見當年天下商賈的點點帆影,聽不到逐鹿中原的鼓角爭鳴,但泱泱渦河水穿城而過,把文化古城和工業園區緊密相連,交相輝映。
渦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源于河南開封,流經鹿邑,進入安徽亳州等地,跨越豫皖兩省,長380公里,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戰國時期開鑿的“鴻溝”與之相通,是豫、皖兩省的水運要道。晉郭景純注云:“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也,本作過,省文為渦,義取漩流也。”渦河之名由此而來。支流惠濟河口以下的中下游河槽,原本寬深,排水能力較好,有“水不逾渦”之說。一灣渦河水,千載文明史。渦河像母親一樣,孕育了老子、陳摶等大智先哲,滋養了文韜武略的東漢名臣虞詡、當代傳記文學作家陳廷一、奧運冠軍張靈……
駐足渦河南岸,望其左,古樸蒼老的渦河橋已被身旁鋼筋水泥大橋所代替。唯有那橋下石拱彎腰曲背,支撐著穩固的橋面。河水緩慢而平穩,輕輕地擁抱著過往。觀其右,渦河大閘橫跨南北,閘上建橋,氣勢雄偉,它像一把巨鎖,將河水攔腰鎖住,夏日降洪澇,秋冬挽客水。河上的漁船,星星點點,成了一個時代的符號。
踏著朱紅色的路面前行,兩旁高低錯落的綠化樹木迎面而來。柳樹如碧玉裝扮,千絲萬縷迎風擺動,婀娜多姿。松樹蒼翠挺拔,樹冠猶如小塔。樹葉細細的,尖尖的,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綠得發光,好像每一針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櫻花雖已凋零,但枝繁葉茂,連葉上的紋理都清晰可見。或許葉子是為了讓櫻花美得更純粹,故意晚出的吧。
樹與樹之間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濃密的小草,鮮艷的花朵,各色小蝴蝶……讓人心曠神怡。
翠色欲流的蘆葦綿延起伏,倩影婆娑,宛如涉水而來的窈窕淑女。它們生生不息,奮發向上,像一個團結一心的大家庭,又像一道守衛渦河的綠色長城。白鷺自然不會放過這塊寶地,或在蘆葦叢中捉迷藏,或站立蘆葦枝頭放聲歌唱,或橫掠水面,偶爾沾下水,撲扇著翅膀,飛向高處,你不難想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場景。三三兩兩的野鴨也不遜色,它們靠腳趾間的蹼立在了水面上,張開翅膀,身子猛地一抖,水珠四濺,如顆顆珍珠從空中落到水里,好一幅優美的野鴨戲水圖!野鴨警惕性極高,只要聽到風吹草動,就迅速潛入水中,然后從另一個地方鉆出水面,拍打幾下雙翅,用蹼盡力撥水,疾速遠去。寧靜的濕地頓時有了幾分浪漫,幾分情調。
晨練的人陸續趕來,河岸開始熱鬧起來。跳廣場舞、打太極拳、拉二胡、吹竹笛……每一個場面都承載著生命的旋律,每一個清晨都活力四射,每一天都充滿詩的韻味。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也只有在這里,方能恍然一悟。回歸自然,天地人和,才是心靈歸放處。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