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艷華
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和,城無信不名。誠信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軟實力,是提升治理水平、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市全面落實“信用河南”建設工作部署,以“打造全國誠信文化高地”為目標,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采取多項措施,探索工作方法,創新宣傳形式,取得積極成效,為擦亮“信用周口”名片注入了強勁動力,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打造信用大腦 匯聚高質量發展的“信動力”
弘揚誠信文化,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會氛圍,必須完善體制機制,打好“地基”。
我市建立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在全省創新性率先搭建“1+1+10”省市縣三級聯動的信用平臺網站架構,實現縣(市、區)數據更貫通、信息更統一、共享更充分、應用更廣泛、監管更有效。著力打造全市“信用大腦”,在實現國家、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全覆蓋的基礎上,重點歸集公積金、行政管理、水、電、氣、倉儲物流、知識產權等信用信息,累計歸集數量5.2億余條。全面創新“雙公示”數源復核機制,提供“系統+人工”數據治理渠道,雙公示上報率、準確率、及時率均達到100%。
推進信用監管 開啟提升治理效能的“助推器”
我市以構建信用監管新機制為主線,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和監管方式,緊抓落實“事前”“事中”“事后”環節。
在“事前”環節,印發了《周口市市級信用承諾事項清單》,推動全市27個行業主管部門建立信用承諾制度。將信用承諾與履約踐諾信息作為信用監管的重要依據,倒逼經營主體遵守信用承諾。在“事中”環節,為全市信用主體建立電子“信用檔案”,并根據信用等級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截至目前,以信用為基礎的智慧監管模式覆蓋了全市35個監管部門,262個細分領域,覆蓋率達到100%,抽查檢查準確率提升30%。在“事后”環節,依托國家、河南省失信懲戒措施清單,梳理出臺《周口市信用聯合獎懲措施清單》,依法依規開展聯合懲戒。
豐富信用場景 鍛造惠民便企的“金鑰匙”
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場景是促進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創新模式。我市“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場景頻頻上新。
創新“信用+行政審批”,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打通政務服務平臺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在商事登記、市場準入等262項政務服務事項中,建立容缺受理機制,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70%以上。
創新“信用+放心消費”,打造誠信消費環境。以項城市為先行試點,通過信用管理聯動商戶、消費者、監管部門,打造誠信示范街區,為街區商戶建立誠信二維碼,讓誠信看得見。
創新“信用+文化旅游”,拓展惠民服務渠道。以淮陽區為先行試點,出臺《淮陽區關于開展“信易游”試點實施方案》,為守信個人提供打折優惠、綠色通道。截至目前,累計為全市2800名誠信個人發放“誠信卡”,提供了16項激勵措施。
發揮信用價值 強健實體經濟發展的“硬支撐”
信用信息的共享應用,在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周口市“信易貸”平臺的搭建,縱向實現了與全國“信易貸”平臺與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橫向打通了部門與金融機構的信息交換渠道,為誠信市場主體提供更多的信貸服務。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入駐各類金融機構9家,提供“周到貸”“金燕e貸”“商超貸”等信貸服務產品35種,累計獲得信貸融資服務的中小微企業85616家,授信額度188.6億元,獲貸金額169.4億元。
同時,建立“信易貸”平臺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數據對接機制,充分挖掘涉企信用數據信息價值,推動信用價值轉化為信貸價值。建立守信白名單推薦機制,定期向金融機構推薦有貸款需求的優質企業,支持金融機構對入駐企業優先授信。
擦亮信用品牌 再添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我市大力弘揚誠信文化,積極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6·14”信用記錄關愛日、信用“六進”等活動。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作用,講好誠信故事、普及信用知識、傳遞誠信聲音。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誠信文化宣傳427次,開展講座、座談等培訓教育活動70次,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超百萬人次。
2022年,我市在河南省信用平臺網站觀摩中榮獲省轄市“特色平臺”稱號;在全省營商環境信用指標考核評比中,排名第六,位居全省第一方陣。2022年,項城市成功創建河南省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縣(市、區)。
信用有價值,守信有力量。未來,我市將以成功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為目標,持續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誠信鑄就三川之魂,讓“信用周口”成為“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金名片”。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