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全欣
第二無泉有板橋,
長虹猶能濟人遙。
為當渡口多漁跡,
侵曉霜痕尚未消。
——朱雋瀛《二板橋》
這首詩的作者朱雋瀛,字芷青,天津人(一說北京大興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舉人,曾官至河南知府。清宣統元年(1909年)在周家口任厘金局局長兼管治安,時作《周濱集》詩及序,記錄下了晚清周家口的風土人情,這首《二板橋》即其一。
關于朱雋瀛及其詩作,我市文史研究者童建軍寫有《穿越百年似“幻城” ——讀朱雋瀛〈周濱集〉系列詩詞兼考辨》一文,進行過專題研究。
1909年,戰亂頻仍,朱雋瀛所在的周家口,處于內陸一隅。雖平漢、津浦、隴海鐵路相繼通車,鐵路新興,且黃河多次決口,河道逐漸淤塞,航運不及以往,但周家口并沒有完全沒落,而是倔強地依托它獨特的交通區位、龐大的人口數量、繁榮的商業、發達的金融業,在1843年朱仙鎮衰落后的近百年間,一度成為中原商貿中心,勃興一時。
據史料記載,1920年時“本鎮三寨毗連,人煙稠密,據警察局調查,共計男女大小二十四萬余丁口”,銀行、郵政等相繼出現。周家口通商來往船只頻繁,特別是在夏季,民船總數在200只至500只之間。1917年,孫中山在其《建國方略》里寫道:“又沿大沙河之左岸,至周家口,此一大商業市鎮也。”
詩中提到的二板橋,在周家口歷史上甚是有名,雖經朝代更迭和時代變遷,但它始終以不同的模樣陪伴著三川大地,看兩岸滄海桑田。據《周口地區志》和《周口市志》(指川匯區)記載,二板橋始建于明崇禎十年至十一年(1637年~1638年),原名大板橋,位于賈魯河與沙潁河匯流口北70米處,為磚墩臺木面橋。清朝中期,有人在橋的西側筑寨,并修建了虹濟門。因二板橋在虹濟門下首,官紳一度改二板橋為虹濟橋。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周家口人孔興銑重建木質結構虹濟橋,陳州通判褒之。明清時期,二板橋作為周家口的一個文化地標,附近店肆林立,橋下舟船簇集,非常熱鬧。暮色降臨,長橋臥波,燈火燦爛,宛如彩虹,直至深夜,被人稱為“虹橋燈火”,列入“老周口八景”。此后,二板橋經歷數次水毀和重建。
一座橋梁,見證著周家口這座城市從明朝走上歷史舞臺之后的每一步。周家口,有過高光時刻,也有過黯然年代。數百年三川河水奔流向前,漕運牽引著周家口這座城市隨之變遷。如今,周口兒女在建設“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的征程上,已經揚起了新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