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祎博 文/圖
本報訊 10月23日,鹿邑縣人民法院試量人民法庭巡回審理一起相鄰關系糾紛案,法官耐心調解,雙方當事人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張某與劉某系多年鄰居,張某房屋在南,劉某房屋在北,均朝南出行。在張某和劉某房屋西側,原有一條公共道路,后劉某用磚墻堵住并占用。張某建房期間,兩家因該公共道路發生糾紛。今年4月份,劉某提出開通原公共道路,張某在其住宅西側留出7.5尺寬的通道,劉某拆除磚墻并恢復公共道路。后張某履行協議,劉某卻拒絕拆除磚墻。經村委會多次調解未果后,張某將劉某訴至鹿邑縣人民法院試量人民法庭,要求拆除磚墻、恢復通行,并要求賠償損失1540元。
法官侯俊濤收案后,考慮到該案在農村地區具有典型性,為就地妥善化解糾紛,發揮“審理一案 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侯俊濤決定到案發地開展巡回審判。
開庭前,侯俊濤組織雙方當事人到涉案道路上進行現場勘驗,耐心聽取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并確定爭議焦點。庭審中,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等環節有序進行。休庭期間,侯俊濤結合“六尺巷”的故事,從鄰里和睦、互幫互助的角度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雙方當事人各讓一步,并對鄰里糾紛、排除妨礙等法律規定進行了詳細講解,還邀請村干部參與調解,共同進行釋法說理。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張某將宅基地借用劉某臨時通行,劉某承諾不干涉張某翻建房屋。張某當庭撤訴,雙方當事人打開心結、握手言和,案件就地妥善化解。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