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喜慶的虎年春節已經過去,返鄉的人們陸續離開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回到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奔波,讓我們共同回味春節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
??? 過年的味道就是甜
鈴鐺兒:小時候,年總是來得晚走得遲;少年時,年總是來得早走得慢;到現在,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唯一不變的就是——年總是甜美快樂的。
孩提時代,過年是我們最高興的事,早早地掰著手指頭掐算還有多少天才過年。年還沒到,就講年、憶年、憧憬年。年可真是調皮啊,總是遲遲不來!等呀,盼呀,年總是有意躲著我們。我們在年的氛圍里埋怨它還不露面。終于年向我們翩翩走來。我們狂歡、嬉鬧,怕年會跑走,連晚上也舍不得睡覺。年過去了,但過年的余韻還遲遲不肯散去。
長大點,每每到爸爸媽媽準備年貨時,才如夢初醒。哦,年來了。恍惚中記起兒時過年的歡愉情景,心中一陣慌亂,好像有點怕過年了,心中有一根弦繃得緊緊的,身旁同窗的影子漸漸走遠,也在不斷地變化,讓人覺得悵然。在青蔥歲月里,年恍恍惚惚地過了一個又一個。
現在,年悄悄地來到身邊,回顧走過的這一程,何得何失,孰成孰敗,此時的年只催促我們回首以往,展望未來,似人生一個休整自我的驛站。在回味與思考中,我品嘗過年的滋味,心中充滿力量,就像兒時過年一樣興奮。無聲無息中,帶著思索的收獲走向明天。
再過許多年,當我變得老態龍鐘的時候,我就將童年的歡樂,少年的渴望,成熟后的思想融入那寧靜的心中,凝成一句話:年是人生四季的輪回。
記憶中的春節
忘憂:春節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日子,不但能吃上好東西,還能穿上新衣服。女孩子最耀眼的當屬辮子上扎的頭綾子。頭綾子為薄絲制品,顏色以紅、綠、粉居多,頭綾子的扎法就是打蝴蝶結,加之頭綾子的膨脹狀,恰似兩只紛飛的蝴蝶,在女孩子的頭上飛舞。除了女孩子扎頭綾子以外,一些上了歲數的女人也喜歡扎上帶有喜慶顏色的頭繩,再配上一個靚麗的發卡,這就是春節的最好裝扮。
番茄薯片: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墻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墻上,看上去漂亮極了。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著大魚咧嘴笑;有身著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像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著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要知道畫中的人在做什么。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著兩條黑亮的辮子,穿著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里神情專注地剪著窗花,旁邊一只小花貓在耍弄著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里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我常常盯著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里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伙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么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里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冬雨飄零:果子情結。九歲那年冬天,媽媽領我和妹妹回老家。當時已經是臘月二十三了,姥爺家里每天都會有一些晚輩來送禮。拎著的是一種用油紙包裹、紙繩捆扎,上面用一張紅紙覆蓋的果子禮品,有一點像是今天的方條形的桃酥食品。每次姥姥都會從房梁上放下一個拴著繩子的竹筐,把散發著烘烤香味的果子放進去,然后再徐徐地把竹筐拉到房梁上面去。每一次,我和妹妹都是眼巴巴地望著那個筐發呆,姥姥總是說,果子是過年串門走親戚用的,不能吃。后來,我發現姥姥的竹筐終于裝滿了,其中有一包放在了五斗櫥的抽屜里。我和妹妹用板凳墊著腳,小心翼翼地把紙包摳了一個洞,從里面拿出一塊果子塞進嘴里。我倆相互約定,每次只吃一塊,以免被姥姥發現。我們被自己聰明的想法得意地笑起來。直到今天,我最愛吃的零食,依然是那種咬一口直掉渣的桃酥食品,原來心中早已形成了一種果子情結。
春節,親情的聚會
忘憂草:今年春節過得最有意義,由于工作原因,我已經三年沒有回家過年了,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家和家人團聚。今年大年三十,我和家人終于團圓了。我們幾個孩子圍著兩位老人過大年,家人圍坐在大圓桌旁,品嘗著五光十色的酒菜,吃著餃子,溫暖似春,其樂融融。老父親、老母親倍感滿足與幸福。一家人的大團圓,把過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歡樂與幸福縈繞在每一個人心中。
月兒彎彎:不知不覺,十幾天就匆匆過去了。我現在對年的認識更加清晰了,其實,過年不是吃飯喝酒、串親戚,而是尋找團圓,享受快樂,累并快樂著。過年的感覺不錯!假如沒有年,我們的心一定會更累。因為,那樣我們的生活就會失去節奏,親情、友情、愛情,就沒有一個充分釋放的平臺。過年很疲勞,卻也很愉快,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過年讓人休息,讓人快樂,讓人享受,讓人思考,讓人期待……過年真好!
橘子樂樂: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飯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幸福感真是難以言喻。既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又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
常青藤:春節,一個全國人民團聚的節日。大年三十,大多數人都圍坐桌前,喝著酒,看著電視,聊著家常,體會著濃濃的親情。一個字,美!???
小小書童:不管到什么時候,過年的感覺,在中國人的心中都是濃濃的,飲食的美味,團圓的情味,拜年的興味,玩耍的趣味,娛樂的韻味,對聯的文化味等,集中融會在年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期間,形成了濃郁而特有的“年味”,是任何洋節所不能替代的。這根本原因就在于年節本身所表現出的充分民俗化以及由此給民眾帶來的一種親和力。
歡歡喜喜鬧元宵
月影羅衫:“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戶戶樂逍遙。”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跑旱船、扭秧歌……每逢元宵節,各地迎接元宵節的活動、表演活動爭奇斗艷,將這一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重要傳統節日打造成“中國式狂歡節”。
冰雪馨兒:除了觀燈,放焰火也是元宵節的重頭戲。有五彩絢麗、綻放滿天的大型煙花;有帶著美好愿望騰飛的群龍亂舞;一飛沖天的魔術彈;或是拿在手里靜靜美麗的“仙女棒”……焰火在元宵節能給大家帶來熱鬧喜慶。
沙潁河畔:盤鼓、舞獅、大頭、旱船、秧歌……2月27日上午9時,農歷正月十四的川匯區中州路橋南頭熱鬧非凡,民間文化藝人們從四面八方匆匆地趕來,在歡快的鑼鼓聲中,在市民期盼的目光中,從中州路橋南依次出發,巡游隊伍按指定路線沿濱河路、八一路、七一路、中州路進行沿街表演。壯觀的表演場面,吸引了近十萬市民觀看,不少市民拿出手機不停地拍照,?記錄下這一空前的藝術盛會。